“国戏风华”中国戏曲学院2023年展演季圆满收官-凯发网

戏曲传承与创新中心

中国高端戏曲人才培养的摇篮

栏目导航
新闻公告
戏曲传承与创新中心

“国戏风华”中国戏曲学院2023年展演季圆满收官

12月3日,国戏风华——“守正创新”京剧程派艺术演唱会在北京中山音乐堂上演,张火丁京剧程派艺术人才研习班学员联袂登台,为观众带来京剧程派代表剧目中多个脍炙人口的精彩唱段,其中有久演不衰的程派经典剧目《锁麟囊》《春闺梦》《荒山泪》、经整理改编的新编剧目《白蛇传》《梁祝》,以及传演二十余年的程派首部现代戏《江姐》等剧目选段,现场气氛热烈、掌声不断。演唱会最后,14位学员一起唱响《红梅赞》,京剧名家张火丁登上舞台带领全体学员谢幕。至此,“国戏风华”中国戏曲学院2023年展演季圆满收官。

展演季自2023年10月起,先后推出了包含经典剧目、演唱会、音乐会在内的24台演出和1场展览,主题突出、特色鲜明,得到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北京广播电视台等媒体的报道。学院自有新媒体平台发布有关信息200余条,总浏览量逾224万。

以戏促学,唱响时代新声

10月16日,附中音乐科教学成果汇报——京韵昆声系列音乐会在梅兰芳大剧院精彩上演。乐队伴奏与演唱学生同台演出,不仅让在幕后默默奉献的学生有机会登台展示,更让观众直观看到戏曲综合性艺术特征,展现了附中专业化、科学化的人才培养思路和戏曲音乐基础人才储备成果。在10月25日举办的附中戏曲表演专业学生专场中,近年获得国家级赛事奖项的附中优秀学生登台亮相,生旦净丑行当齐全,充分彰显附中少年蓬勃的朝气与昂扬的锐气。

10月30日至11月1日,京昆系优秀在校生联袂奉上三台折子戏专场演出。他们在京昆系老中青三代教师指导下,上演了传统戏教学剧目《赤桑镇》《空城计》《宇宙锋》《艳阳楼》、经整理恢复的传统骨子老戏《春秋笔》、学院经典校戏《白蛇传》等,文武兼备、流派纷呈。

由中央宣传部领导,文化和旅游部、北京市人民政府主办,中国戏曲学院承办的第七届 “青研班”自2022年9月开班以来,已完成了三个学期的学习,学员们在专业水平、理论素养、创作能力等方面均有较大提升。11月29日至12月1日,学员们在梅兰芳大剧院连演三晚,强强联合、各展所长,艺术水准和学习成果得到充分检验。

2015年建立的张火丁京剧程派艺术传承中心,是学院推动戏曲流派传承发展的探索创新,在人才培养、剧目创作、实践演出等方面进行有益探索。10月27日,张火丁京剧程派艺术人才研习班学员为观众献上《秋江》《荒山泪》两出经典剧目,用青春之声传唱经典。

以戏促教,锻造良师队伍

强教必先强师。本次演出季,学院躬耕教学一线的中青年教师纷纷登台,全面展示教师教学实践能力,在演出中磨砺本领,最终达到反哺和涵养教学的目标,着力打造与中国一流、世界知名戏曲艺术大学建设目标相匹配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

11月11日至12日,学院京昆系教师展演在长安大戏院上演折子戏《穆桂英挂帅·捧印》《得意缘》和全本大戏《伍子胥》。三出戏均非常考验演员的综合表演能力,演员们将繁重的唱腔、细腻的情感拿捏得恰到好处,博得观众阵阵喝彩。

10月22日、11月14日、11月15日,附中教师专场先后上演。附中教师罗戎征在京剧《春草闯堂》饰演春草,嗓音甜美、吐字清晰,动作收放自如,细节处理细腻。附中教师洪岩饰演了《状元媒》中的柴郡主和《诗文会》中的车静芳,扮相俊美、雍容大气,演唱颇具张(君秋)派艺术刚健委婉、俏丽清新的神韵,表演声情并茂、唱做俱佳。附中常务副校长、研究生导师衣麟在专场演出中先后饰演了《击鼓骂曹》中的祢衡和《战马超》中的马超,前文戏后武戏,展现了他全面过硬的综合实力。

以戏育人,薪火代代相传

戏曲界人才辈出、灿若星辰,梨园里百花齐放、繁花似锦,归功于一代代戏曲人坚持不懈求索求进的辛勤耕耘。学院充分把握戏曲艺术“口传心授”的传艺特点,师生同台共演,充分彰显戏曲艺术经久不衰的独特魅力。

10月21日,学院老中青少四代师生齐聚一堂,在梅兰芳大剧院上演师生演唱会。演出将课堂教学与舞台实践相结合,中国戏曲学院艺术总监、第七届“青研班”班主任、京昆系主任于魁智,中国戏曲学院演出总监、实验剧团团长李宏图,北京市河北梆子剧团团长王洪玲,河南豫剧院贾文龙,北京市河北梆子剧团王英会,梅花奖获得者、中国评剧院王平等戏曲名家与中国戏曲学院优秀教师、学生代表联袂参演,充分展示学院发挥“传帮带”作用,在戏曲艺术传承和人才培养方面取得的优异成果。

10月23日、10月29日,第七届“青研班”师生先后联袂演出《龙凤呈祥》和京剧演唱会。于魁智、李胜素、叶金援、李宏图、郭跃进、舒桐等“青研班”导师代表将携众多学员联合参演,体现了戏曲传承“教演一体、示范带动”的优良传统。《龙凤呈祥》场面宏大,行当齐全,故事跌宕起伏、引人入胜,师生同台彰显了不同行当、不同流派各具千秋的艺术特色,配合默契、相得益彰。京剧演唱会通过脍炙人口的唱段充分展现戏曲饱满精致的艺术审美,为观众带来一场底蕴深厚的精彩演出。

在10月24日上演的多剧种名家荟萃折子戏专场和10月25日上演的多剧种表演专业折子戏专场中,学院表演系师生携手上演北京曲剧、青海平弦戏、蒲剧、黄梅戏、评剧、豫剧、陇剧、赣剧青阳腔、琼剧、花鼓戏、越剧、昆曲等多个剧种的剧目选段,并进行了戏曲形体、戏曲舞蹈、板胡独奏等方面的展示,既是学院对守正创新的深度探索,也是戏曲艺术百花齐放、繁花似锦的集中呈现。

10月28日,昆曲表演艺术家沈世华教授以83岁高龄出演《思凡》《惊梦》整折,一颦一笑,顾盼生姿,展现了深厚的表演功力。本场演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京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中国戏曲学院教授钮骠,国家大剧院党组成员、副院长张尧登台助演,沈门弟子齐聚舞台,充分彰显昆曲的博大精深和精致雅美。

《戏韵管弦》系列民族音乐会是学院艺术实践的重要品牌活动之一,以戏曲音乐为创作素材,突出了戏曲声腔器乐化的重要特征,形成了独一无二的艺术品格,赢得广泛好评。11月16日,由学院院长、一级作曲尹晓东领衔音乐系教师与国内作曲家,运用京剧、豫剧、河北梆子、秦腔等多个戏曲剧种的经典唱腔与音乐素材进行创作的作品在北京中山音乐堂奏响,充分展现了学院作曲与音乐表演人才培养和新创优秀戏曲音乐作品的丰硕成果。

11月17日,学院副院长宋飞教授带领访问学者蔡露,与优秀毕业生和在校生一道,集中展现胡琴独奏、齐奏和重奏的多彩魅力。音乐会曲目选择以“戏乐共生”为宗旨,既有以戏曲音乐为元素进行创编、改编及唱腔移植的优秀作品,又有近两年新创作的弘扬传统文化、彰显时代精神的大型胡琴作品,还有凸显高精尖人才培养水准的高难度作品,充分展现胡琴演奏的独特魅力和学院胡琴人才培养成果。

昆曲艺术作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学院表演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11月27日,《长生殿·酒楼》《牡丹亭·寻梦》等经典剧目在国家大剧院精彩上演。本次昆曲折子戏专场演出既有学生的单独展示,也有师生的同台共演,令观众沉醉在昆曲典雅华美的文词、圆润柔美的唱腔和载歌载舞的表演之中。

“国戏风华”中国戏曲学院2023年展演季除演出外,还在北京798艺术区深澜ai空间举办了“国戏风华·中国戏曲学院舞台美术教学成果展”,展出舞台设计、灯光设计、舞台影像设计、交互设计等作品20余件,让观众在欣赏作品的同时感受到传统文化、现代科技、人工智能等领域之间的碰撞与融合,集中体现了舞美系师生在创作和学习中对舞美科技的创新应用与不断探索。

2020年10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戏曲学院师生回信,充分肯定了学院办学取得的可喜成果,对传承发展好戏曲艺术提出殷切期望。三年来,学院师生学回信、践初心、担使命、作贡献,并通过本次展演季向广大观众集中汇报学院在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方面所取得的丰硕成果。

本次展演季在学院党委的统一部署下,由艺术实践管理中心统筹安排,京昆系、表演系、音乐系、附中等各教学系部通力配合,以实际行动彰显了“一棵菜”精神。学院师生将进一步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为根本遵循,奋力推动戏曲教育高质量发展,为繁荣发展戏曲事业、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贡献国戏力量。


网站地图